光谱水域监测仪采用高分辨率光谱传感器,可捕捉数百个连续波段的光谱数据,能区分微小光谱差异,适用于复杂水体的多参数检测,识别藻类爆发、追踪污染源、监测重金属(如镉、铅)等低浓度污染物,集成多波段传感器,覆盖紫外到近红外范围,实现多参数(如COD、浊度、色度)同步测量,结构紧凑。
光谱水域监测仪的测定步骤:
1.准备工作
-仪器检查:查看外观是否完好,各部件连接是否正常,确保仪器电量充足或电源连接正常。
-校准:根据仪器说明书,使用标准溶液或已知光谱特征的参照物质对仪器进行校准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-选址与采样:选择合适的监测水域位置,尽量避开水流湍急、有明显干扰物的地方。对于原位监测仪器,将其正确安装在预定位置;对于实验室分析用的,需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。
2.测量操作
-参数设置:根据监测需求,在仪器上设置相关参数,如测量模式、波长范围、积分时间等。
-光谱采集:启动仪器,使其发射光线并接收经过水体后的光谱信号。对于不同类型的光谱水域监测仪,操作方式可能有所不同。例如,手持式光谱仪通常将探头放入水中适当位置后直接测量;而在线式监测仪则在安装好后自动进行连续或定时测量。
-数据记录:仪器会显示或存储测量得到的光谱数据,及时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,包括测量时间、地点、仪器参数等信息,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。
3.数据处理与分析
-光谱预处理: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,如去除噪声、扣除背景信号等,以提高数据质量。
-特征提取:分析光谱数据,提取与水质参数相关的特征信息,如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、反射率等。
-模型应用或定量分析:如果已经建立了水质参数与光谱特征之间的定量模型,可将提取的特征代入模型计算水质参数的值;如果没有现成模型,可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,以确定水质状况或污染物浓度。